常有人跟我說:蘋果東西就是漂亮啊,他一直都很漂亮!
嗯…我想這必然有什麼誤會。沒錯,賈伯斯非常龜毛,而且對於電腦有很多插頭這件事情一直感到不滿,所以終其一生都致力於消滅電腦插頭,從整合螢幕電源、螢幕訊號的 ADC 插頭、多功能 FireWire、再到現在的 ThunderBolt,賈伯斯的蘋果一直非常努力地減少電腦上的插座數量。(這段故事請參考我寫的書)
但電腦一直都很漂亮?嗯…
上圖:這台是 Apple Power Mac 8100,1994 年發售
不管是有賈伯斯的蘋果,或是賈伯斯離開後的蘋果,其生產的產品 100% 都與「漂亮」這件事沾不上邊。或許你會說:可是在那年代,電腦能做到像 Apple Mac Classic 那樣,就已經很漂亮啦!
上圖:這是 Apple Mac Classic(1990),是 iMac All-in-one 一體機的老前輩
但問題是早在六七零年代時,蘋果大量致敬的德國百靈(這段故事請見我寫的文章),就已經設計出非常類似今日蘋果的極簡風格產品了(圖片請見這篇文章),因此就算果粉如我,還是要請大家正視一個事實:蘋果的產品是在 1998 年以後,才能跟「漂亮」扯上邊。在此之前,我個人認為除了以今日的「經典懷舊」來看待它之外,真的跟漂亮美觀一點關係也沒有。
蘋果電腦「變漂亮」的開始
1998 年發生了什麼事,讓蘋果開始「漂亮」起來?
答案就是回歸蘋果的賈伯斯,與他的愛將 Jony Ive 所一起推出的全新蘋果產品:iMac G3。在開始之前,請先讓我們重溫一下有頭髮的賈伯斯(上面的影片),在 1998 年時發表世界上第一台 iMac 時的英姿,影片約七分鐘,一下就能看完。
作為蘋果第一台稱得上是「漂亮」的產品,其在蘋果內部、或是果粉心裡,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連賈伯斯的電影裡,也特別為此讓飾演「還有頭髮」的 Jony Ive 有亮相的機會。這蘋果第一台被冠上 iMac 名號的電腦,不僅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 G3 CPU 與在當時仍屬小眾的光碟機,同時還拿掉了在當時才是真正主流儲存介面的「磁碟機」。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iMac G3 就像今天的 MacBook Pro Touch Bar 一樣,都擁有因領先好大一步而飽受爭議的各種全新設計。
但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iMac G3 同樣也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那蘋果世界裡承襲了近十年的果凍塑膠外殼,再加上超繽紛的色彩,讓世人知道原來個人電腦也能如設計品一般美麗:不僅能讓電腦成為裝潢設計的一部份,且能夠選擇合適的色彩來彰顯個人魅力。iMac G3 的推出,影響了世人對電腦產品的外觀想像,同時也讓 3C、家電等產品「追求美感」成為主流風潮,而不再只是少數幾家高階家電如 B&O、Braun 等的專利。
iMac G3 的果凍外殼設計,影響了當代的電腦、甚至是家電 3C 的外觀設計。許多電器產品都以擁有果凍多彩設計為榮,而 iMac G3 之後的雪白塑膠外殼,同樣也影響著 2009 年以前的 3C 家電市場。這股透明果凍塑膠風潮,要一直到 2009 年蘋果全面改用鋁合金之後,才開始往金屬冷冽風格邁進。
但果凍經典雖然已不在,但我們仍可以重新復刻他來重溫經典。這項重責大任,就由 Spigen 為我們完成了,而其成果,就是今天評測的 iPhone 系列手機殼:Spigen Classic C1。
Spigen Classic C1 防摔規格
Spigen 是很有名的韓國蘋果保護殼週邊廠商,我想這就不用多說了,反正也算蘋果專賣店的常客就是。
這次要評測的 Spigen Classic C1,說是為了慶祝 Spigen 成立十週年而推出的產品,並同時慶祝 iMac G3 推出二十週年,所以推出了用 iPhone X 致敬 iMac G3 的手機殼作品。實際上 Spigen 還有同時推出一款致敬 iPhone 一代的 iPhone X 手機殼,但因為我覺得實在太醜了,所以我就…放生他了。
在盒子的左下角有行很小的字,上面寫著通過美國軍規 MIL-STD-810G 516.6 摔落測試。這個測試的實驗方法為五個實驗機組,分別自 4 英尺(約 120cm)高摔落 26 次,而用來測試的平面為一片放在水泥平面上的兩英吋厚膠合木板,實驗狀況大約像下面這影片:
因此請不要看到軍規測試就高潮,實際上這個測試只是類似把手機從大約你腰部高度的位置,摔落在一般的木頭地板上的情境而已,並不是什麼從大樓上往下丟卻不會摔壞的超神情境,請不要誤會軍規的「嚴苛」程度。
因此你說拿著手機在路上走,摔在柏油路上會不會壞掉?我只能說,請不要走路玩手機,摔一次 iPhone X 要噴掉九千多;撞到車子還可能七天後回家,所以請勿以身測試。但這麼漂亮的殼,我想重點應該不在耐摔不耐摔,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那漂亮的外殼之上才是。所以我們來看看外殼吧!
結構與外型設計
這殼是由三個部件組成的,分別是內部的 TPU 軟層,以及最外層用來致敬 iMac G3 的上下兩個部分。由於這兩個部分是硬的,所以安裝時必須先把他拆開才行,就如上圖盒子上的圖示一樣。
在安裝前必須用力推開這快致敬果凍外殼色部分的蓋子,這蓋子有點緊,必須用力點推。
推開之後,再把 iPhone 塞進那軟殼裡,接著再把上下兩截外殼塞回去就可以了。這裡可以看到那層銀色的 TPU 殼做成了類似電路板的外觀,企圖復刻 iMac G3 能看到電腦內部的感覺。不過如果你對 iMac G3 稍微有點認識的話,應該會記得 iMac G3 外殼裡實際上會看到的是螢幕映像管的零件,而非電路板。
我始終覺得透明外殼內部會看到電路板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想想他好像也無法復刻出螢幕映像管的感覺,所以這應該純粹是我吹毛求疵吧?
TPU 內層寫了 hello(again),這致敬了當初 iMac G3 問世時的一張廣告圖:
之所以會在 hello 下面放了 again,是因為當初 Macintosh 發表時,就是以圖像化介面搭配語音的「hello」作為開場,這在賈伯斯傳記電影裡,就放在電影最開頭的橋段裡,有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才是。改變蘋果的第一台電腦 Macintosh 說了 hello,改變蘋果的第二台電腦 iMac G3 也說了 hello,再加個 again,也就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過這個梗其實蘋果已經用了三次,這第三次就是兩年前蘋果推出 Macbook Pro Touch Bar 時所用,因為蘋果認為他們「重新定義了電腦硬體操作介面」,只是這到底算不算是重新定義…就有待時間考驗了。
只是我得先說,我覺得 Touch Bar 很好用,不服來戰(誤)。
上面寫了十週年紀念,只是這是週年到底是哪十週年,還有待釐清就是了。至於旁邊寫的 Air Cusion Technology,則是 Spigen 家的防摔技術,大約就是類似空壓殼的概念。
後面銀色的蓋子上寫了不少文字,但其實都不太重要,所以不用管他。
結論
這殼我只有一個評價:漂亮,真的很漂亮。
Spigen Classic C1 真的非常漂亮,也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他與 iMac G3 的關聯,雖說上面頗多吐槽,但我認為還是非常成功地復刻了 iMac G3 的經典,只是身為一個稍有研究的果粉…多少還是會過度挑剔些,但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殼無疑讓人緬懷了 iMac G3 的光榮時光。
不過 Spigen Classic C1 還是有三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我就直接條列做結尾囉~
- Spigen Classic C1 頗厚實,所以散熱不太好:iPhone X 其實是支很燙的手機,而不管是我先前用的 bitplay 手機殼、或是這款 Spigen Classic C1,都會因為手機殼太厚而使手機散熱變差。若是同時充電並使用較為吃效能的應用,手機就很容易因為太燙而被限速,使得手機變得很慢很累格。
2. 邊緣很緊對 3D 滿版保貼不太友善:因為手機殼的邊緣太緊了,所以安裝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擠到 3D 滿版保貼,如果有的話請別硬上,否則會摧毀一張保貼。但 2.5D 就沒差了,不會擠到,可安心服用。
3. 塑膠透明外殼會刮傷,你可能會心痛:我其實最喜歡的是紅色的殼(所以通篇文章都是紅色),但紅色實在有夠透明的,這刮傷一定會很明顯,所以…最後我只好忍痛收起來作為「鑑賞」之用了。是說漂亮就要付出代價,所以~請自己小心保護囉!
最後,原廠說希望大家購買的時候認明這個標籤:
大概是假貨太多吧?所以總而言之就是這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