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買 NAS 網路磁碟機嗎?不管是在我的粉絲團上,或是在我的 Line@ 官方帳號之中,我最常收到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關於應用的問題,而是更基本的問題:該如何選購 NAS。
選購 NAS 的議題可大可小,大至要選購哪個品牌,小至要選幾顆硬碟的機種,對多數人來說其實都不容易弄懂,在網路上做功課又常常出現越看越糊塗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就要來談談幾項選購 NAS 時所需要注意的要點,讓大家在未來選購 NAS 時能做個參考。
NAS 品牌差異首重「使用者體驗」
在選購 NAS 的第一步上,最容易卡關的問題就是:我該買哪個品牌?
3C 產品品牌大多由外國廠商把持,但 NAS 網路磁碟機卻不然。目前 NAS 的全球兩大龍頭都是來自台灣,也就是 Synology 與 QNAP。當然市面上還有其他品牌可以選擇,像是 Netgear、Asustor、WD、Drobo 等等,不過在台灣能見度較高的,依然還是前述的兩大品牌。前面說過我常收到關於選購 NAS 的問題,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到底哪個品牌比較好」。因此今天的舉例就完全以這兩品牌來比較。如果你對其他品牌的產品有興趣,那麼你也可以以本文解說的評估標準,再來評論其他的品牌。
與其去看那些你可能根本無感的效能數字,還不如更關注該品牌產品是否能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各品牌都有其優秀特色,不過除非你有很特殊的品牌偏好,否則在選購 NAS 時,我建議與其去看那些你可能根本無感的效能數字,還不如更關注該品牌產品是否能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 NAS 是要拿來日常生活與工作使用,不是用來跑分跑效能的!
就好像雖然我們都想要一台法拉利跑車,但真正讓你會想要天天載著家人出門的,卻往往不是性能頂天的超級跑車,而是功能更豐富的轎車或休旅車。
且先讓我們回到所謂的「使用者體驗」議題上吧!使用者體驗是近年來很夯的詞彙,英文是 UX(User Experience),泛指一切關於產品在使用者操作應用下,能給使用者帶來何種體驗感受的所有檢測指標。
上圖:蘋果可說是現在 3C 世界裡最重視使用者體驗的「設計公司」了
目前 3C 市場上在使用者體驗營造上最頂尖的廠商是誰呢?我想蘋果絕對榜上有名,請回想一下,蘋果是不是總有辦法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如何使用,且各種互動、應用方式也讓你用了就無法跳槽,覺得只有蘋果用起來最習慣呢?(果黑請自行將蘋果代換為 Android)這就是所謂的「良好使用者體驗」,一件產品做得好不好,能不能讓你天天使用而不覺得煩,良好使用者體驗就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NAS 都會基於該品牌廠商的設計理念,以及「NAS 到底要用來做什麼」的認知落差,設計出截然不同的使用者體驗。這不僅讓不同品牌的產品有著很大的功能差異,甚至出現理念完全相反的需求功能設計。
舉例來說,Synology 認為 NAS 就是一台幫助你建立私有雲端服務的裝置,因此軟硬體設計較為偏重網路連接轉流、同步,甚至還自己推出網通設備讓你建立全套 Synology 網路環境;而 QNAP 則希望 NAS 能有包山包海的硬體連接功能,因此配置了 HDMI 影像輸出、喇叭聲音輸出等功能。
因此我認為相較於去網路上爭執 NAS 那多數使用者都無感的 5%、10% 效能差異,找到擁有良好使用者體驗的產品,讓你願意天天使用 NAS 來協助你生活工作的大小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選購指標。但是我們要如何找到擁有良好使用者體驗的產品呢?請見下一個重點:作業系統與內建功能。
內建功能合乎需求才是先決條件
其實 NAS 硬體發展到今日,除了一些特殊的硬體功能之外,其實大部分品牌產品多是大同小異,甚至就連硬體平台架構都是差不多的。因此實際上能互相比較,讓使用者有必要特別費心思瞭解的,內建功能才是最重要的評.項目。
為什麼內建功能那麼重要?請回想一下我們為何要買 NAS 吧!我們不就是為了能有一台不用費心思照顧的電腦,只要手動勾選一下就能開啟各種檔案分享、檔案同步備份、甚至建立各種方便的私有雲服務嗎?如果上述的這些功能你都能輕易自己找工具解決,那其實你也不用買什麼 NAS 了,直接買台電腦來自己架設伺服器就好啦~這樣還比較便宜呢!因此內建功能是否豐富,是否合乎我們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以兩大龍頭 Synology 與 QNAP 來說,這兩個品牌的內建功能基於設計理念的落差,而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同時也大幅影響了使用者體驗的設計。在硬體上的差異我已經在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裡說明了,這裡就針對軟體來說吧!
在針對 NAS 的應用上,Synology 偏重軟體面的應用,尤其是協助使用者建立私有雲服務。舉例來說,Synology 有能讓使用者自行建立檔案多平台自動檔案備份服務的 Drive 套件,安裝之後就能讓你在自己的 NAS 運行如同 Dropbox、Google Drive 一般的檔案即時同步備份、分享功能,不管是 Mac、Windows、Linux、iPhone、Android 等系統都能使用,甚至還能用在多台 NAS 之間的異地資料同步上。
除此之外,Synology 除了基本的影音娛樂、檔案分享、雲端下載功能之外,同時還推出能協助使用者建立擁有 Gmail 式網頁登入介面的自有電子信箱服務套件 MailPlus,自行建立如 Google Doc 一般的雲端文件協作平台 Drive 套件,自有線上同步筆記服務套件 Note Station,以及支援手機與電腦的自有聊天服務 Chat 等等。
QNAP 在對 NAS 應用的見解上卻與 Synology 完全背道而馳,因此兩家的產品設計理念也截然相反
Synology 認為 NAS 是協助使用者建立私有雲端的好幫手,當你不放心將資料放上公有雲的時候,Synology 直接提供你自建私有雲服務讓你使用。近年來 Synology 靠著這些只要動動手指勾選就能啟用的套件,也大舉進攻商用市場,協助公司行號以較低的成本建立私有雲端服務。
然而 QNAP 在對 NAS 應用的見解上卻與 Synology 完全背道而馳,前面說過 Synology 認為 NAS 應該為雲端而生,因此硬體上以網路傳輸介面為主。
但 QNAP 卻認為 NAS 應該要能包含多種不同的硬體功能,像是用來播放影片的 HDMI 影音輸出,或是兼具檔案分享與單台電腦存取資料功能的外接硬碟等。這些認知上的差異不僅讓 QNAP 有著截然不同的硬體設計,就連軟體應用都有很大的不同。
舉例來說,前面說到的幾個私有雲端服務都是 QNAP 所欠缺,或是功能較為簡單的。例如我個人最為重視的 Cloud Station 多重檔案同步服務來說,這個在 Synology 上因為功能越做越多,而經歷分家、再合併的套件,在 QNAP 上卻只是用一個很簡單的 QSync 介紹短短帶過。其他像是自建信箱服務、雲端文件協助平台、聊天平台等更是一概欠奉。
QNAP 反而特別在乎機器硬體連接功能,除了影音可以直接用 NAS 本身輸出播放之外,甚至連卡拉 OK 這種感覺跟 NAS 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功能都有!其他 QNAP 也弄了物聯網中心、IFTTT 控制等功能,儼然就是要把 QNAP NAS 打造成家庭娛樂中心的概念。兩個品牌不管是對於 NAS 應用的見解,或是產品發展的方向都截然相反,能提供的服務也就朝天平的兩端前進,幾乎互不重疊。
但請不要誤會 Synology 就完全不重視家庭娛樂,Synology 只是在家庭娛樂這塊上的作法與 QNAP 背道而馳而已。Synology 本身內建的 Audio Station、Video Station、Download Station、Photo Station、人工智慧圖片管理系統 Moments 等都是為家庭娛樂所生的服務。
上圖:Synology 重視影音串流播放,同一台 NAS 可以讓多位成員同時播放不同影片
然而 Synology 並不認為應該要讓 NAS 硬體本身具備娛樂影音輸出的能力,相較於 QNAP 直接在機器上配置 HDMI 插孔來綁訂單台電視,Synology 反而認為會有多名使用者同時使用其他裝置來播放影片,因此 Synology 將這些功能留給相應手持裝置、多媒體設備自行連線播放,而非 NAS 自己配備影音輸出插孔。
不同品牌的產品,在不同的設計理念下迸發出完全不同的應用型態與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覺得用效能來評估該買哪個品牌的 NAS 才是對的嗎?切記,NAS 是買來用的,不是買來比賽跑分數字的!因此謹慎評估 NAS 所提供的功能服務是否符合你的需求,才是最正確的選購方式。
品牌研發能力與客服維護服務
前面說過,Synology 與 QNAP 是世界頂尖的兩大 NAS 龍頭,且都是台灣公司。因此不管是產品研發,或是產品客服維修等都有非常良善的服務。以 Synology 來說,每年一定會在台灣舉行全球發表大會,不僅會發佈全新設計的硬體設備,同時也會不斷推出各種有趣又實用的服務套件。
上圖:Synology 強攻人工智慧,但能解決我們也無解的問題嗎?
以 NAS 這種擁有運算能力的小電腦來說,我們不會期待它只有簡單的檔案儲存分享功能,而是希望 NAS 擁有很強大的私有雲端服務功能協助我們處理工作。例如 Synology 今年推出了具備人工智慧學習能力的影像管理軟體 Moments,或是去年推出的雲端文件協作平台 Office 等等。
除了軟體之外,硬體的維護與客服服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畢竟 7X24 每天都持續運作的機器來說,必須能在發生故障時擁有最即時的客服服務協助排除困難。以 Synology 來說,一般客戶在線上客服填寫的任何問題,幾乎都能在 24 小時內獲得解答,未來 Synology 還會建立如蘋果那樣的官方論壇供大家提問與參與討論。而針對企業客戶,Synology 也提供到府維修、備用機更換的服務,避免企業客戶的私有雲端服務因為硬體問題而中斷。
我們在購買家電、3C 產品時,往往都會針對保固等因素進行評估,針對 NAS 這種不容許運行間斷的裝置,我們又怎能不去關注品牌對於產品維護的決心與能力呢?
結論
現在大多數人在選購產品時,都會先上網搜尋做功課,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請大家注意一件事情:你做出來的功課,是否真的能幫助你選購正確的商品呢?
以 NAS 來說,網路上在部分人士與廠商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性能表現評測,藉此攻擊對手的產品。這些評測在有正確觀念的人士看來根本不值一提,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卻是莫大的危害。舉例來說,部分評測指出不同品牌的產品在極大量超小檔案的傳輸下,總傳輸時間會有 10%~20% 左右的落差。但請試著計算一下,10% 的落差在一個小時的傳輸時間下,也不過落差六分鐘左右。而需要一小時的傳輸時間,表示你傳輸了至少 175GB 的檔案,請問一般家庭使用者什麼時候會需要不斷傳輸那麼多檔案?甚至就連許多公司企業都不需要啊!而傳輸這麼多的檔案,請問六分鐘會差很多嗎?
當然你可能會說,輸了六分鐘還是輸了,有什麼好說的呢?
是啊,輸了就是輸了,這沒什麼好辯解。但問題是為了這 10~20% 的差異,卻必須放棄那些好用的私有雲端服務,這樣的交換值得嗎?要我來看,這我是不願意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明知道只要花不到一半的價錢,就能組出跟 iMac 一樣規格甚至更好的 Windows 桌機,而我卻依然堅持用蘋果電腦的緣故。原因無他,好用、實用、穩定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對於 NAS,我認為大家當然都有權利去選擇效能、數字看起來更漂亮的機種,但就我來說,我認為既然都要買 NAS 了,選擇功能最豐富、最實用、能真正協助生活與工作效率的品牌與機種,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選用 Synology 的 NAS?
針對這問題,我也不諱言最開始其實只是因為 Synology NAS 長得比較好看。但實際上在使用之後,Synology NAS 的許多私有雲端服務功能,例如 Cloud Station、MailPlus 等功能都已深入我的生活與工作之中。不誇張的說,今天 iCloud 斷線對我造成的影響都沒有家裡網路斷線而造成 NAS 無法使用來得大。
說了那麼多,其實總結起來就是簡單一句話:如果不重視功能便利性而只知追求效能,那你組台電腦來當 Server 不就好了?何必花更多的錢買 NAS 呢?
所以選購 NAS 請以功能為重,別被那花俏的數字給迷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