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這篇咧?
因為早上我在看 FaceBook 的時候,看到了下面這張圖(原影片已經被移除,大概是因為太丟臉了):
影片備份請看此:https://sendvid.com/hn2fxddm.mp4
我想就先別管你嘴角有沒有上揚的問題了,我們先來問一個簡單的科普問題:
請問雨量 900 毫米是什麼意思?
不管你知不知道詳細的定義,我想都會至少知道兩件事:第一,雨量 900 毫米肯並不會是拿一桶水往地上潑;第二,900 毫米是 90 公分,所以那桶水看起來也沒有 90 公分那麼高。那麼再回到原來的問題,900 毫米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問題是小學中低年級的自然科學問題,我記得非常清楚,因為我的小學有買簡易型雨量計給我們玩。簡單的雨量計其實就是一個罐子,大小高矮都不一定,但有一個前提 —— 瓶口到平底必須直上直下,直徑寬度等等都不能有變化,類似下圖這個樣子:
為什麼要這樣咧?這是因為以降雨來說,你在 10 平方公分與 10 平方公尺地面積下所獲得的單位面積平均雨量是相同的,因此不管你是小小瓶口面積 10 平方公分瓶,或是大大的開口 10 平方公尺水池,在蒐集到雨水之後所累積起來的高度都會是一樣的,這裡的「毫米」,指的就是收集雨量之後罐子(雨量計)裡面雨水累積起來的「高度」。
因此如果以 900 毫米降雨量來說,就會在罐子裡累積九十公分高的雨水,在沒有遮蔽的游泳池裡面也會累積出九十公分高的積水,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非常非常驚人的雨量。不過雨量計必須特別注意風勢的問題,因為如果風大的話 … 雨水都是橫的飄,誰還會給你乖乖地進到雨量計裡啊?所以這種測量法還是會有誤差地~
那麼 900 毫米真的很多嗎?根據前面說的計算方式,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台北市完全沒有任何排水設施,就像一個超巨型游泳池的話,那麼你今天出門就很有可能會因為 900 毫米(大約淹到大腿吧?)的降雨量而必須涉水出門囉~
陳寗的科普時間,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