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好看好便宜!想讓手機聽音樂效果更好嗎?那就來支 49101 UX201 入耳式耳機吧!

如果 iPhone 或智慧型手機的耳機想升級,能有什麼選擇?

這個問題如果丟到耳機討論區,相信隨之而來的型號、專有名詞絕對會讓不那麼熟悉耳機的人掩目而逃,畢竟絕大多數人都只是想要輕鬆聽個音樂而已,並沒有想要弄懂那麼多的名詞與型號。因此如果你要問我耳機升級該選哪支,那麼我只會問你一個問題:

你想花多少錢在換耳機上?

如果你的預算超多,隨便就是個八九千、一兩萬,那麼請你直接到粉絲團問我,我另外給你解答。但如果你預算就是個幾百幾千塊,那麼我可以很直接的跟你說: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 49101 UX201 就是最佳的選擇了。但為什麼是他,而不是任何其他品牌呢?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其實說到 49101 這品牌,如果你身邊有所謂「耳機玩家」的朋友,那麼你應該曾經從他那裡聽過這支耳機的壞話。

是的,49101 是一個在所謂「耳機圈」裡頗具爭議的台灣品牌,早從他出第一代時 UX101 時,就飽受一群自以為很懂的「耳機玩家」攻擊,認為 49101 只是淘寶廉價品的貼牌貨。不過身為一個瞭解內情的人,我可以很明確的跟大家說:49101 從來就不玩貼牌的把戲,反而相對於那些喜歡攻擊同業的台灣「他牌」廠商,49101 反而是非常注重研發、用心處理使用者體驗的品牌,若非如此,這品牌的耳機又豈能入得了我的「法眼」?寗可好物網站的標語就是「寗可好物,寧可用好物」,我豈能拿垃圾來砸自己招牌?我可以先很明確的跟大家說,今天我會推薦他家的耳機,並不是因為我收了廣告錢要賣這支耳機,而是 49101 UX201 真的是我天天在使用的耳機,因此我選擇了這支耳機來推薦給大家。

上面不小心又進入工商時間,沒關係,我們繼續來講這隻耳機。

前面有提到「先前 49101 的第一代耳機」,言下之意,就是這次要推薦的耳機是「第二代」的意思。由於第一代耳機我個人覺得長得很不怎麼樣,我一點都不想推薦,不過或許是 49101 老闆也有同感,所以這次第二代的兩大重點之一,就是「全新設計的精緻鋁合金 CNC 車削外殼」,不僅切削精緻,鋁合金陽極處理得極美,而且還設計了五種都超漂亮的顏色讓你選擇。因此從外形來說,49101 如果不說的話,其實你很難從那精緻到足以與 iPhone 外殼匹配的鋁合金外殼猜出這是一支「只要 990 元」就能買到的耳機。

不過如果僅僅因為便宜且漂亮就推薦,那也太莫名了吧!所以我們還是得把目光從外型上移開,著眼於 49101 UX201 的聲音表現上。

首先,我們得先知道一件事:

49101 UX201 在耳機玩家之間的評價非常糟糕,大約跟 Beats 同樣等級的糟糕,但是真有那麼糟嗎?

其實我必須坦言,我對於現在許多耳機玩家的「音樂認知」是相當不以為然的,怎麼說呢?我在佑昇音響做了七年,期間想當然爾都是玩音響居多,不過因為業務需要還是刻意去接觸了所謂的「耳機玩家族群」。我發現許多耳機玩家對於聲音的要求,居然是聲音冷硬、線條冰冷,對於聲音解析的要求甚至到了「鼓聲有殘響都不能接受」的神秘境界。這樣的要求 … 說真的,已經是完全跟音樂現場演奏完全脫節了啊!以古典樂來說吧,只要有去音樂廳聽過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經驗:低頻渙散在整個空間之中,且每個樂器聲音的定位點其實並不明確。但在一些「耳機玩家」的渲染之下,發散的低頻與不明確的樂器定位反而變成批評耳機表現太差的理由,認為耳機應該要有收縮快速的低頻與明確樂器聲音定位才能稱得上「優質」…

說真的,如果這樣的要求還不叫「與音樂現場演奏脫節」,那我就真的不知道什麼才叫做脫節了。

我對於音響的認知,是要盡可能地還原音樂演奏現場的感受,因此不管是音響或耳機,我都是依照我聽現場的經驗為準:古典或配樂當然是以音樂廳或戶外現場表演的經驗為準,至於人聲嘛 … 我曾經直接面對著張懸聽她沒有麥克風擴大的吉他演奏與歌唱,也認識一些學聲樂的朋友,直接面對面地聽他們清唱聲樂作品。因此對於音樂現場的體驗,我還算是頗有一些經驗了。但很不幸的,在經過一些耳機聚會,或是展覽體驗之後,我發現現在的耳機越來越不追求音樂現場還原,彷彿所謂的音樂現場只有音響玩家(有時還會被笑「老人」)才會追求似的。當然如果從現在音樂錄音的方式來看,上述的耳機迷思的形成還是有跡可循。舉例來說,現在許多的電影配樂,甚至古典音樂,都是採用一個聲部一支麥克風的方式錄音,最後再到錄音室中把聲音混起來並重新設計音場與樂器定位,因此用耳機聽的時候確實會有樂器定位明確的感受。

然而這樣的音樂感受卻是與音樂會現場完全不一樣的!而其他一些錄音不好(尤其是耳機玩家很愛的 JPOP 或動漫歌曲)等問題也是形成上述迷思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並不認為現在一些偏激耳機玩家對於聲音表現的認知偏差有何不妥,但如果你偏聽偏信這些人對於 49101 的批評,那我認為這就真的太可惜囉!

那麼 49101 UX201 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值得我這樣大力推崇?

其實原因很簡單:49101 UX201 的聲音表現特色與音響世界中擁有崇高地位的「英系喇叭」非常非常相近。所謂英系喇叭泛指英國出產的喇叭品牌,例如 B&W、Tannoy、Harbeth、ATC(我自己用 ATC 喇叭)等等,都是歷史悠久且頗負盛名的品牌。如果要說英系喇叭的特色,我想應該就是「聲音溫潤、音色真實、聲音包圍感強」。當然換成一些「耳機玩家」的說法,就是聲音糊、黏、且定位不精準。不過以我個人來說,我認為這樣的聲音才是真正符合音樂表演現場的聲音,且長久以來那麼多見多識廣的音響前輩也都推崇這類喇叭的表現聲音,我想到底是好是壞 … 我已經給了那麼多訊息了,就請各位自行判斷吧!

再回到 49101 UX201 的聲音吧!其實 UX201 的聲音表現像極了我的 ATC 喇叭,但要到「好聲音」的程度,卻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一定要經過很長的 Run in 過程,也就是不間斷地放音樂讓他播放,讓耳機中的各個零件軟化、平衡,有點像是買新機車訓車的意思。

一旦 UX201 完成 Run in 之後,你會發現它能帶給你非常寬鬆、低頻強勁且中頻紮實有力的聲音,不管是用來聽流行音樂、爵士人聲、或是古典樂電影配樂都很合適。不過 49101 UX201 拿來搭配 iPhone 等手機還是有個小遺憾:高頻表現不夠清亮,如果你追求那種飛天鑽地的高頻表現,那麼 UX201 搭配手機使用的話肯定無法滿足你!

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又牽扯到另一個 49101 UX201 的八卦:這支耳機使用了某英國大廠耳機單體。前面說過,49101 UX201 的廠商對於產品研發非常用心,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走片世界各地尋找各種好材料這件事。而在經過開發第二代產品時,49101 找到了某 B 牌英國知名喇叭大廠(不是 Beats 啊,Beats 不是喇叭廠)的耳道式耳機材料供應商,拿到了與該耳機(台灣售價 6800,大家可以自己搜尋一下)完全相同的耳機單體。因此實際上 49101 UX201 的核心組件就跟那支六千多的耳機完全一樣,當然再經過線材、接頭、焊錫等調音之後,UX201 的聲音走向已與原來的那 B 牌耳機有所偏差,但「耳機單體不好推」這件事情卻因為單體特性而被保留了下來 … 這倒底該說是幸還是不幸呢?

但不管怎麼說,天生擁有好體質的耳機單體就是不一樣,就算是倚賴智慧型手機那貧弱的推動功率依然能有相當美好的聲音,只是如果要追求 49101 UX201 100% 的實力發揮,那麼長時間(超過 100 小時)的 Run in(在我這裡買的話我會附贈 Run in 教學給你)是首要條件,大約可以發揮到 80~90% 左右,如果要追求那完美的 100%,那可能就要動用身價數倍於他的耳機擴大機才有辦法囉~但不管怎麼說,這耳機的聲音表現對我來說就是聲音真實、音場寬鬆、中低頻紮實,簡單說,就是聽得順耳且能長時間聆聽。以下我就用三張我常用來評鑑音響的曲子來說明 49101 UX201 的聲音特色吧!

由於現在 iPhone 已經沒有耳機孔了,所以雖然明知 Lightning 轉接耳機後會讓聲音表現縮水,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 所以這裡我就還是用 iPhone 7 搭配蘋果原廠轉接線來試聽囉!由於這支 UX201 是我日常在用的耳機,因此 Run in 時間早已超過 100 小時囉~

另外關於 Lightning 耳機為何聲音表現會縮水的問題,這我先前有說過,是因為 Lightning 供電不足,導致耳機推力也大幅縮水了。

千本桜 – 和楽器バンド(和楽器バンド ハイレゾ selection)

我測試的第一首曲目是由日本和楽器バンド演奏的千本櫻,原曲是由黒うさP 為初音所譜寫的曲目,而這次試聽則是由日本和楽器バンド所演繹的版本。我所用來試聽耳機的版本是從日本 Hi-Res 音樂網站 MORA 購買的高取樣版本,必須用 MORA 自己的播放器才能播放。就我針對同樣曲目的 Hi-Res 與非 Hi-Res 版本在 MORA 播放器下的比較,很明顯可聽出 Hi-Res 版在聲音細節與高頻延伸上都有更好的表現,因此很適合用來測試耳機或音響的解析與高頻延伸實力。如果你沒聽過這首曲子,可以先點下面的影片聽一下:

前面說過,49101 UX201 在 iPhone 播音樂下的高頻表現比較差一些,就是從這首曲子聽出來的。這版本的千本櫻裡面有日本三味線與尺八兩種樂器,而這兩種樂器前者聲音段落明確且帶有極細微的撥弦殘響,後者則帶有空氣流動的嘶聲,這兩種聲音對於音響系統或耳機的解析與高頻延伸表現都是非常大的考驗。在這方面,UX201 還是聽得出上述的聲音,但由於 iPhone 轉接後的推動功率實在太小了,所以無法把這兩種聲音殘響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些可惜。

不過由於 49101 UX201 的聲音還是偏向暖聲且中低頻紮實,因此女聲演唱的聲音相當厚實有力,並不會有女聲尖銳不耐聽的問題;而對於低頻的鼓聲、Bass 等方面,UX201 的下潛力道、段落、層次等都有很好的表現,並不會像網路那些評語所說的「耳機聲音糊成一片」。

當然,前面就有說過,各自追求不同,我就不做批評了。不過我認為 49101 UX201 聲音不糊,一點都不糊。

第二首用的是變形金剛第一集的配樂:Arrival to Earth,這段配樂是柯博文一行人降落地球時所用,是由 Steve Jablonsky 所作。Steve Jablonsky 任職於知名配樂家 Hans Zimmer(獅子王、黑暗騎士等配樂作品)的工作室,也算是 Hans Zimmer 的學生之一。他的作品常見大量且層次豐富的低頻,在代表作品「蒸氣男孩配樂」就可看出端倪。而變形金剛第一集的配樂更是用了大把大把的低頻,而其中的最高潮當數這首 Arrival to Earth,是一首你的音響有多好,聽起來就有多爽的配樂。不過因為低頻實在太多且層次太豐富,因此如果耳機的低頻表現不佳,很容易出現聲音通通混成一片,只有主旋律卻沒有伴奏的問題。

沒看過沒聽過的請點下面的影片:

Transformers: The Score – Arrival to Earth

49101 UX201 的強項就是中低頻,而在推動功率貧弱的 iPhone 處理之下,UX201 仍能給出下潛、力道皆可圈可點的低頻表現,且在多層次往復來回的低頻樂段中,UX201 也能輕易地將這些音樂片段展現出來,而不會只見主旋律,卻聽不到 Steve Jablonsky 精心設計的交互應和。

由於 UX201 的中低頻表現實在太強,因此除了用來聽這種「爽片」的電影配樂之外,其實用來聽搖滾、重金屬、饒舌等音樂也都非常合適,再加上前面說過 UX201 在 iPhone 下略嫌不足的高頻延伸「加持」,反而能解決現在許多流行音樂因為錄音不佳而產生的聲音刺耳、不耐聽等問題。此外,由於 UX201 採用入耳設計且在包裝中提供多種耳塞讓你選擇,耐聽好聲音+優秀隔音表現使得 UX201 非常適合用於日常生活之中,不管是通勤、或是讀書工作等都很實用。

不過上面說的一個算是流行音樂、一個算是電影配樂,但古典音樂表現如何呢?

我最喜歡的就是莫札特,雖然很多古典樂師都很瞧不起莫札特,認為他的音樂太簡單,但我反而認為要把簡單的音樂演奏到完美才是最困難的。

不過這裡不是要討論莫札特好不好,而是我純粹想用這首曲子來測試,一來我覺得好聽,二來錄音也很不賴,所以就選他了。這首 KV183 第二十五號交響是由我認為將莫札特演繹得最好的 Neville Marriner 爵士指揮,由 Philips 唱片出品,同時也是電影「阿瑪迪斯莫扎特」中所用到的配樂版本,下面的影片就是這張 CD 的版本,大家可以聽聽看:

Mozart KV183 Symphony No.25 in G minor(Sir Neville Marriner

這首曲子開頭就是快速的小提琴樂段,一般耳機如果無法把中頻表現好,很容易就會因為小提琴的高頻而使得整首曲子變得刺耳而不耐聽。但 49101 UX201 因禍得福,在 iPhone 直推下不夠突出的高頻與強勁的中低頻表現,反而解決了耳機聽古典樂時容易出現的刺耳不舒服問題,再加上層次豐富的中低頻表現,以及寬鬆而舒適的聲音包圍感,反而能給出非常類似於在音樂廳中聽樂團表演的感受,非常令人驚奇。

因此誰說九百九十塊的耳機不能聽古典?誰說聽古典一定要花大錢?

49101 UX201 就能直接給你類似於音樂廳中的音樂現場感受,雖說不像那些新式耳機一般有著飛天鑽地(但不耐聽)的高頻,也沒有銳利到變態(但缺乏殘響)的聲音解析,但宛如音樂現場的感受,以及如英系喇叭一班的寬鬆、溫潤、真實聲音表現,卻是在現在一片追求高頻、追求解析的「新耳機」中難得一見的「清流」。如果你追求的是聲音的真實、現場的還原,或是你根本無法在現今那些聲音銳利不耐聽的耳機中找到自己所愛,那麼 49101 UX201 絕對是不會後悔的選擇。

而且說真的 … 九百九十塊的耳機啊,你還有什麼好嫌棄的呢?而且就算拿去送那種只聽流行音樂的朋友,這漂亮的外型、強勁的低頻,不也是非常值得送人且拿得出手的好禮物嗎?

最後說明一下,在 49101 UX201 的介紹中有一條「保固十三年十四個月」。這條其實是 … 純屬搞笑,因為 49101 的保固策略其實是終身保固,只要你購買後到官方網站註冊,往後你的耳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原廠幫你處理。至於為什麼要寫十三年十四個月?

我想買音響/耳機,可是都看不懂,不知道怎麼選…
不要擔心~音響/耳機都是很容易選的東西,看我文章教學,或是直接問我也行喔~

陳寗的 Line@ 由此進:https://line.me/R/ti/p/%40agq0566q

加入好友

想看最新音響耳機文章也可以加入我的粉絲專頁喔!連結在這:https://facebook.com/chenning/

早在 2017 年開始,我們自發性地拒絕「業配開箱」型態的所有廣告邀約。在 NingSelect 寗可好物網站上你所看到的所有開箱文,都不受任何廠商審稿、插手的客觀評價,以一介使用者使用後的感受,撰寫真實心得。所以你可以相信我們。
我們清楚知道:世上沒有絕對爛的 0 分產品,也沒有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滿分產品,因此推薦產品或不推某個產品的同時,我們也讓你知道我們的觀點,而且是最真實的觀點。我們相信,唯有真正瞭解產品,才能知道哪些族群需要它,讓對的產品找到好主人,也讓你不會浪費錢。
Follow!我們的最新情報~
>只說真相的產品報告:寗可好物

只說真相的產品報告:寗可好物

我們想成為最棒的生活網站,提供鉅細靡遺的產品真相,因為我們認為,如果能幫助你少走些冤枉路,不再因為幾句廣告而錯信、錯買,就是好事一樁

用真心記錄真實,寫下各式各樣的開箱、體驗、思想與心得,希望我們的的所知所學,不只嘉惠我們自己,也幫助更多的人。若你喜歡我們的理念,請加入我們的訂閱名單,讓正向力量,持續循環

CTR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