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人「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的新年是過西曆的 1 月 1 日,但其實日本人不過農曆年的事情也只不過是近幾十年才發生的事情!
過新年時東京上野的阿美橫會有大甩賣,不只觀光客愛逛,日本的婆婆媽媽也會來大採買!
其實啊,日本過新年的傳統從農曆年變到西曆年、完全西化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才開始逐漸普及到日本全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時候,甚至是往後的十幾年,日本各地仍然有過舊曆年的習慣,形成了新曆年、舊曆年兩邊都放假的特殊風情;尤其是鄉下地方,西化速度比較緩慢,過農曆年的情況也就延續得比較久。
時過境遷,到了現在日本人對於舊曆年就幾乎已經毫無概念,甚至年輕一代的日本人還會說出「韓國、台灣、中國都過舊曆年呀,真是有趣~」這種一副事不關己的話。
日本人過年的裝飾品:門松
但是日本做為亞洲重要的文化國家,就此捨棄舊曆年,其實也是切斷了自己國家長久以來的文化脈絡;這是日本人追求西化的代價,已經無法回頭了。
橫濱中華街是日本中國城代表,華人在此群聚,文化及街景也都與一般日本市街不同。
其他像是中秋節,在日本也只剩在中秋的明月「提醒人們要賞月」這樣的意涵,因為完全捨棄農曆,導致一般人連中秋節到底是哪一天都無法確切掌握。
五月五慶端午、七夕奇巧節,也都因為改換國曆而喪失真正的意涵,徒具形式而已。到了今天還會慶祝舊曆新年的,也就只剩下橫濱的中華街、沖繩以及庵美大島的一個部份,因為外來人口和歷史淵源以及與本島隔絕的關係,還保留著舊時的傳統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