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風化區的一分鐘歷史
其實北海道並不是一開始就屬於日本的地方。在明治 2 年(也就是 1869 年)的時候,北海道開始了所謂的開拓時代;那時候,明治政府派遣大量官員到北海道來,不單只進行了現代化的建設,也帶來了全新的飲食文化。不過本篇要講的是開拓時期所留下來的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產物——風化區。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遊廓(ゆうかく)」,出賣身體為業的妓女們在遊廓裡面接受訓練、學習各種才藝及聊天技巧,並且,從事性交易。
隨著日本人開拓的腳步,這項買賣也一併進入了北海道。開拓時期因為有大量男丁進入北海道,因此也浮現對於大量娼妓的需求。於是明治政府在札幌的薄野(すすきの)這個地方,規劃一片風俗區,就像京都的吉原,熱鬧又繁華卻也掩不住其背後的種種無奈與哀傷。
北海道薄野地區是現在知名的光觀地,匯集了各種美食,包含成吉思汗烤肉、羊羊亭、帝王蟹專賣餐廳等,幾乎可以說是觀光客必吃、必逛的地方。不過,大部分來到薄野的人都只會一併去狸小路逛一逛,很少有人往南走……
薄野娼妓的人生終點站 豐川稻荷札榥別院
薄野的南方有一個豐川稻荷札榥別院,社內供養的正是這群在北海道開拓時代的「籠中鳥」。
薄野南方大約 2 百公尺的這座豐川稻荷神社內,進了鳥居之後,左手邊就可以看到娼妓與水子哀悼碑。
娼妓的意義不用多說,水子則指稱早夭的嬰兒或是胎死腹中的孩子,特別又指稱那些人工流產的胎兒。
由於大部分的娼妓沒有後代,因此無人供養,只能用這種集體的方式建個碑哀悼他們。
若仔細看哀悼碑旁邊的地藏菩薩,會發現跟一般的地藏菩薩不太一樣,腳邊有為數不少的水子圍繞,這個在一般的供奉場所可見不到。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神社,但是離薄野站相當近,如果有機會到北海道,倒是可以來看看這特殊的景象,薄野的過去、那些遊女們無奈的故事,點點滴滴,在這間小小的神社裡,都還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