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葛湯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療法,感冒的時候長輩常常叫我們吃粥、喝薑湯,日本人則是喝葛根湯治小感冒。
據說老一輩日本人相信,葛根湯對感冒有療效,因此小感冒時溫熱熱喝下,就能快快好。事實上中醫裡也有葛根這一味藥,所以在西醫引進之前,某種程度上民眾應該確實仰賴過葛根湯作為藥品。
我非常喜歡葛根湯——倒不是因為喜歡治感冒的特長(小提醒,台灣的健保這麼便宜,建議大家有病還是盡快就醫比較實在。),而是喜歡葛根湯的味道。
葛根湯是甜味的,在和菓子店裡常有販售。
我第一次認識葛根湯是個意外之喜,當時去東京最有名的三家豆大福名店之一買豆大福,剛好遇到角落有一小包即期葛根湯,因為貪便宜而順手購買的。
當時是還有點冷的三月底,騎腳踏車凍得手指發白,進屋之後立刻拆一包「傳說中的祖宗風寒秘方」葛根湯,兌熱水喝,從此愛上這甜甜黏黏的特殊和風飲品。
葛根湯主要原料是本葛根粉、糖,以及不同的香味原料。
就和馬鈴薯澱粉、蓮藕粉一樣,葛根粉照理說應該來自葛根。
但就和冬粉現在有各種不同原料一樣,正統傳統冬粉雖然得用綠豆粉製作,但有很多廠商為了壓低成本,改用它種澱粉甚至大量摻入修飾澱粉,造成口感和營養都不一樣。
葛根粉磨粉加工的手續很繁雜,有點類似我們做水磨糯米粉的方式,因此傳統製作的葛根粉屬於很貴、較稀有的食材,結果就是有些商家製作的「葛根湯」根本不含葛粉。因此購買葛根湯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標示,不要只比價格(有時價格能差到 10 倍)。
像我在和菓子老舖買到的葛根湯,小小一包 250 日圓(而且還是出清價),但也是葛根粉混有其他澱粉的產品,不過想到本葛粉價格高昂,因此不是完全用葛根粉我也能理解。一分錢一分貨,我對葛根湯最低的要求就是,裡面至少要有葛根粉,不然我買太白粉自己加香料不就好了。
覺得葛根湯貴,想要自己調原料當然也是 OK 的。
買標註 100% 本葛粉的葛根粉產品,然後跟我們自己的薑母茶泡在一起,也有不錯的風味,而且還是 100% 的葛根粉成份,特別放心。
葛根湯的食用方式很簡單,通常泡起來只有一杯小小的而已,口味偏甜。不同口味的葛根湯魅力完全不同,最常見的有柚子葛根湯、抹茶葛根湯、生薑葛根湯三種,真的都是經典。
我自己還研究了創新吃法,如果想要吃 Q 軟口感的葛根粿時,就少加一些水,然後水溫記得夠高,或是放入微波爐叮一下,就能把葛根湯變成透明軟糯的葛根粿。
當然啦,日本人泡葛根湯通常就是黏糊糊一杯稀白的麋樣,不會做成不三不四的粿狀物(非傳統),但是喜歡吃蓮藕粉粿或麻糬的話,試試看這種新作法,應該也會有驚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