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實用程度來說,USB Type-C 追隨 Lightning 做成正反皆可插入確實是件好事,跟 Lightning 一樣一個插頭就能傳影像、傳聲音、傳檔案、充電也是件好事,但 USB Type-C 卻忘了一件事:USB 聯盟不是蘋果,沒有魄力要求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
還記得 Lightning 推出時的情景嗎?
其實也沒什麼好回憶的,因為 Lightning 推出以前,iPhone/iPod/iPad 所使用的 30pin 插頭就已經是一頭多功能的設計,所以對於蘋果使用者來說,一個插頭多種功能本來就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事實上多功能插頭這其實也很符合蘋果的設計理念,早在 2002 年左右蘋果就曾推出一個插頭兼具螢幕供電、視訊輸出、USB 的多功能插頭 ADC,只是後來實在沒什麼人想為此推出特別的顯卡,最後落了個不了了之的下場。
Lightning 的成功建基於 MFi 認證上,所有配備 Lightning 插頭的產品都必須通過蘋果 MFi 驗證,因此只要標上 MFi,基本上就是完全符合 Lightning 功能設計的產品,不會有意外。但 USB Type-C 就不一樣了,今天並沒有一家強勢如蘋果的廠商能強力要求所有人都必須依照最新規格來設計自己的插頭,導致一些披著 USB Type-C 新型接頭外皮,但實際上內部規格可能根本還停留在 USB 2.0 的產品流竄於市面。當然這也不是什麼不恰當的事情,因為 USB Type-C 就只是接頭的規範,對於內部到底該怎麼設計本就沒有強制規定,所以我們也不能說那些老舊規格的 USB Type-C 產品就是不對的設計。
只是如此一來,USB Type-C 市場就變得跟 Android 手機一樣碎片化,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消費者只能自己睜大眼睛自求多福。不過也請不要以為蘋果就不會在 USB Type-C 上給消費者帶來困擾,千萬不要忘記 ThunderBolt 3 也是採用 USB Type-C 插頭,而現行版 MacBook 就恰好是那明明配備 USB Type-C 卻沒有 ThunderBolt 3 的蘋果電腦…還記得先前看到有人不小心買了 ThunderBolt3(Type-C)轉接頭,回家才發現 MacBook 不能用的例子。
因此從現在的情況來說,USB Type-C 帶來的便利確實無可取代,但面對這種產品規格過於分歧、不明確的狀況…看來只會越演越烈,不太可能解決了。真要避免這情況,我想只能待在蘋果的舒適圈裡了吧?
—
作者:陳寗@寗可好物
